- 程路;徐艳;周俊;于哲;范然;臧银善;
目的 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抗体滴度对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炎性肌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病联盟所收集的352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组249例,抗MDA5抗体阴性组10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采用Kendall′s W相关分析抗MDA5抗体滴度与RPILD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MDA5抗体滴度对预后的风险变化,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抗MDA5抗体阳性组皮疹、技工手、关节炎及间质性肺病(ILD)较抗MDA5抗体阴性组更常见,而抗MDA5抗体阴性组肌无力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抗MDA5抗体阴性组比较,抗MDA5抗体阳性组谷草转氨酶(AST)、血沉(ESR)、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抗Ro52抗体阳性率均较高,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水平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MDA5抗体阳性滴度与RPILD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r=0.180,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MDA5抗体高滴度组发生RPILD的风险是抗MDA5抗体低滴度组的4.765倍[OR(95%CI)=4.765(1.883,12.058),P<0.001]。抗MDA5抗体高滴度组死亡的风险是抗MDA5抗体低滴度组的3.878倍[OR(95%CI)=3.878 (1.706,8.815),P=0.001]。结论 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合并RPILD的风险增高,且随着抗MDA5抗体阳性滴度升高,RPIL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可能是皮肌炎的预后不良因素。
2023年07期 v.28 973-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1 ] - 袁聪;王海播;
目的 研究呼吸机膨肺(VHI)和复苏球囊膨肺(MHI)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例ALS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例患者因病情变化退出,最终纳入VHI组(n=30例)和MHI组(n=30例)。除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外,患者入组后进行连续3天的膨肺,且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膨肺,记录每次膨肺后的排痰量并计算出日均膨肺排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膨肺前及膨肺3天后通过胸部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监测的“感兴趣区(ROI)”4区(ROI4)的潮气比例。结果 膨肺3天后,VHI组患者的日均膨肺排痰量显著高于MHI组(P<0.05),两组患者ROI4区潮气比例较组内膨肺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VHI组ROI4区潮气比例的增加显著高于MHI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LS机械通气患者,VHI相较于MHI可清除更多的痰液和恢复更多因痰液堵塞导致肺背侧不张的区域。
2023年07期 v.28 979-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引用频次:0 ] - 钟晨阳;陈成;
目的 比较伴和不伴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的基础疾病因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疾病严重程度,分析影响CAP合并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CAP患者临床数据,将患者分成合并胸腔积液组(CAP-PE组)和不合并胸腔积液组(CAP组),采用多因素方法分析CAP患者发生肺炎旁胸腔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其ROC曲线预测模型。结果 共343例CAP患者纳入分析,其中CAP-PE组176例(51.3%),与CAP组相比,CAP-PE组以男性和年龄≥65岁居多,合并基础疾病比例较高,且感染生物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明显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白蛋白和D-二聚体是影响CAP合并肺炎旁胸腔积液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将上述三个参数联合应用于肺炎旁胸腔积液形成的预测优于单个变量,其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CAP-PE组的临床指标明显异常于CAP组。经过多因素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白蛋白和D-二聚体能预测肺炎旁胸腔积液的形成,将以上三个参数其联合分析时具有更优的预测价值。
2023年07期 v.28 984-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6 ] - 王航;杨庆斌;
目的 评估GOLD标准和一秒率正常值低限(LL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诊治的患者202例,以专家小组诊断作为参照,使用GOLD和LLN计算COPD患病率,比较不同定义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κ)统计量。ROC曲线检验不同PFT参数根据参考标准预测COPD的诊断能力。共随访2年,单变量Cox回归计算不同结局的预后分析。结果 专家小组诊断COPD 123例,与之相比GOLD错分33例(16.34%),两种LLN分别错分49例(24.26%)和54例(26.73%)。GOLD定义假阳性更多,LLN定义假阴性更多。专家小组诊断对患者病情加重(HR:3.978,95%CI:2.142~4.148,P<0.001)、COPD住院(HR:3.039,95%CI:1.187~4.499,P<0.001)和全因死亡(HR:3.593,95%CI:1.825~7.079,P<0.001)的判断能力强于GOLD和LLN。在GOLD或LLN中加入FEV_1%预计值和RV/TLC%预计值误诊率显著降低。结论 GOLD对COPD存在过度诊断,而LLN对老年患者的COPD诊断不足。将FEV_1%预计值和RV/TLC%预计值纳入GOLD和LLN可使其更接近专家小组诊断和日常临床实践。
2023年07期 v.28 989-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引用频次:3 ] - 周霞;杜春玲;
目的 探讨烟曲霉孢子吸入对哮喘气道微环境的影响及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的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哮喘组、哮喘+孢子组、地塞米松组、头孢曲松组。采用OVA激发构建哮喘模型,烟曲霉孢子滴鼻模拟烟曲霉吸入。药物组于OVA激发前腹腔注射。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中pH值、电解质、LDH、总蛋白水平,PDA培养法观察曲霉菌生长。结果 与单纯哮喘组比较,哮喘+孢子组血和BALF的K~+浓度差减少以及总蛋白量增加(P<0.05)。与哮喘+孢子组比较,头孢曲松组血清和BALF总蛋白量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指标无显著变化。各组肺组织/BALF培养阳性率为0/0、0/0、50%/50%、100%/57%、50%/50%。结论 烟曲霉孢子吸入影响哮喘气道微环境,地塞米松和头孢曲松钠增加烟曲霉定植风险。
2023年07期 v.28 994-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0 ] - 符佩华;张静;林束珠;张巧珍;张妍涵;张皓;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策略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2020年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和奉贤区奉城医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患儿病例信息,回顾性分析病原体检测情况,呼吸道7项病原体检测采用双扩增法。结果 相比于2019年,2020年病原体阳性总检出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2019年相比,2020年春、夏、秋季各病原体检出率降低,而在冬季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幼儿组和学龄期组患儿检出率比2019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比于2019年,2020年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FluA)、腺病毒(adenovirus, ADV)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2019年以MP感染为主,2020年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检出率最多。结论 疫情期间基层儿童呼吸道7项病原体总感染率下降,以春、夏、秋季和幼儿组、学龄期组下降为主;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可降低FluA、RSV、ADV、MP的感染率;疫情期间RSV感染占据病原谱首要位置。
2023年07期 v.28 999-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5 ] - 金雪文;丁金盾;金洋一;陈坤伦;戴元荣;
目的 探讨血清IL-17A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咳嗽患者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81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ICS+LABA)治疗4周后治疗有效的患者列为A组(5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列为B组(29例),另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基线FeNO及血清中IL-17A,采用ROC曲线评价FeNO和血清IL-17A联合检测对慢性咳嗽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前,A组、B组、对照组间FeNO和血清IL-17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eNO预测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效果的AUC为0.749[95%CI(0.640~0.839)],最佳截断值为29ppb,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92%、93.10%;IL-17A的AUC为0.654[95%CI(0.540~0.756)],最佳截断值为4.38 pg/mL,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54%、68.97%;两者联合后的AUC为0.834[95%CI(0.735~0.908)],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A联合FeNO检测对于慢性咳嗽的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3年07期 v.28 1005-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6 ] - 周群;费黎明;尤青海;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肺曲霉感染中的鉴别优势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的32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BALF的mNGS均提示真菌,17例为肺曲霉感染,15例为非肺曲霉感染。观察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肺曲霉感染的临床特性,对比mNGS和常规方法的检测阳性率,评估mNGS对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与非肺曲霉感染组相比,肺曲霉感染组更多表现为咯血或痰血(23.5%vs 0.0%,P<0.05),更多的患者接受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76.5%vs 40.0%,P<0.05)。两组BALF的mNGS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病原学方法(P<0.05)。肺曲霉感染组BALF的mNGS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及GM试验(P均<0.001),可鉴定出94.1%共病原,其中共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最多见(23.5%)。88.2%的肺曲霉感染患者根据mNGS结果调整了抗感染治疗方案,76.5%的患者添加抗曲霉菌药物,2例患者通过动态监测mNGS确定了抗曲霉治疗疗程。结论 BALF的mNGS是鉴定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肺曲霉感染的高效实用手段,在发现共病原及调整治疗方案上尤具优势。
2023年07期 v.28 1009-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引用频次:3 ] - 宁玉玉;施熠炜;
目的 探讨肾功能生化指标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228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统计短期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对比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各项肾功能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中APE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6.40%(83/228);预后不良组血清BUN、UA、CysC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rCl、钙离子、钠离子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BUN、UA是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水平CrCl、钙离子是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血清CrCl、BUN、UA及钙离子的截断值分别取74.370mL/min、5.135mmol/L、325.500μmol/L、2.105mmol/L时,可获得APE预后不良风险最佳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70、0.923、0.867、0.655,联合检测的AUC为0.970。结论 血清CrCl、BUN、UA及钙离子与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联合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更高。
2023年07期 v.28 1015-1019+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2 ] - 赵莹;姚丛月;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0例MPP伴发心肌损伤的患儿为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3例MPP未发生心肌损伤的患儿为非心肌损伤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74例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血清25-(OH)-D、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血清25-(OH)-D与儿童MPP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同时绘制ROC曲线,检验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肌损伤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且非心肌损伤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可能存在保护作用(OR值<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儿童MPP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76.20%,特异度为71.40%。结论 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可能存在保护作用,检测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MPP心肌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3年07期 v.28 1020-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引用频次:14 ] - 于书娴;张威;刘汶睿;周建刚;高丽娜;李宗广;俞军;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白介素-12p70(IL-12p70)、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74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单纯AECOPD组89例、AECOPD合并肺炎组185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85例、非重症组10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16~+/56~+NK细胞及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水平均高于单纯AECOPD组,且重症组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但不同组外周血CD16~+/56~+NK细胞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AECOPD患者血清IL-12p70与IL-10、IL-4、IFN-γ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外周血CD16~+/56~+NK细胞与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及四者联合预测AECOPD合并肺炎的AUC分别为0.677、0.778、0.618、0.717、0.789,预测AE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AUC分别为0.600、0.682、0.611、0.598、0.687。结论 AECOPD合并肺炎患者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在重症肺炎中表达更高,其中以IL-10、IFN-γ对AECOPD合并肺炎预测价值较高,而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2023年07期 v.28 1024-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引用频次:5 ] - 于文静;李永怀;徐爱晖;
目的 探讨常见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FILD)患者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其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FILD患者90例,过去一年内发生呼吸道症状恶化、肺功能或影像学进展的患者归为进展组(具体见方法),其余纳入稳定组,其中进展组27例,稳定组6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胸部CT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FILD患者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意义。结果 90例常见FILD患者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所占比例(21例,23.3%)高于系统性硬化(15例,16.7%)、类风湿关节炎(12例,13.3%)及系统性红斑狼疮(8例,8.9%);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58例,64.4%)、气短(52例,57.7%)、咳痰(49例,54.4%)较常见。进展组平均年龄(65.2±12.6)岁,男性为主(14例,51.9%);稳定组平均年龄(56.3±10.6)岁,女性为主(50例,79.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03)、年龄(P=0.001)、肺动脉压力(P<0.001)、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P<0.001)、白蛋白(P<0.001)、总胆红素(P<0.001)、直接胆红素(P<0.001)、间接胆红素(P<0.001)、血小板计数(P=0.034)、C-反应蛋白(P<0.001)与FILD患者发生进展相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OR=0.255,P=0.001,95%CI:0.118~0.552)、年龄(OR=1.111,P=0.018,95%CI:1.018~1.212)是FILD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总胆红素越低是FILD患者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对疾病诊疗具有参考意义。
2023年07期 v.28 1030-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1 ] - 王新宏;曹和涛;朱小东;王志刚;
目的 探讨奇静脉食管隐窝(AER)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pography, MSCT)不同测量方法优劣。方法 收集中老年人群MSCT胸部体检资料,依据有无右侧肺气肿分成两组,右侧肺气肿分轻、中、重三度。AER宽度测量:方法1:胸椎前缘平行于基线的切线与右主支气管后壁间距为W1;方法2:切线与AER前壁间距为W2。深度测量:方法1:AER顶点到胸骨后缘中点和胸椎前缘凸点连线间距离为D1;方法2:与胸椎正中矢状线间距为D2。AER顶点过连线为深型,否则为浅型。AER径线大小比较行t检验,与肺气肿程度相关性及其分级关系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肺气肿组深型AER(41例)的W2平均值为(25.78±9.77)mm,显著大于W1平均值:(23.15±8.11)mm(t=4.39,P<0.05);W2与肺气肿程度呈正相关(r=0.316,P<0.05),且与其分级显著相关(F=5.85,P<0.05)。肺气肿组深型AER(41例)的D2平均值为(9.84±4.01)mm,显著大于D1平均值:(7.37±3.36)mm(t=4.86,P<0.05);D2与肺气肿程度呈正相关(r=0.415,P<0.05),且与其分级显著相关(F=6.14,P<0.05)。肺气肿组浅型AER(13例)及无肺气肿组无论深浅型AER(分别为24例、146例)的W2与W1和D2与D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R方法2测量结果反映气道内阻力情况较敏感,且不受胸骨偏移影响,优于方法1。
2023年07期 v.28 1035-1039+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引用频次:1 ] - 刘佳佳;陈思琪;崔鲂;
目的 探究血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Toll样受体4(TLR4)在肺曲霉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探究血清Th1/Th2/Th17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能否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肺曲霉菌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健康对照组;本院确诊为肺部感染(非曲霉菌)患者30例为肺部感染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TREM1、TLR4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TREM1、TLR4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AVIOS高通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h1/Th2/Th17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肺曲霉菌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肺部感染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TREM1、TLR4水平均升高(P<0.05);与血清TREM1水平相比,TREM1+TLR4 ROC曲线下面积升高(Z=2.089,P=0.037);血清TREM1水平敏感度、准确度均低于TREM1+TLR4(P<0.05)。结论 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TREM1、TLR4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对肺曲霉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Th1/Th2/Th17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在曲霉菌感染者体内升高,还可以反映肺曲霉菌病患者抗曲霉菌药物治疗的效果。
2023年07期 v.28 1040-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3 ] - 林吉兴;云天洋;申磊磊;陈瑞骥;王柏霖;王钰琦;
目的 观察阻断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细胞球体(MTS)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NSCLC患者样本,培养MTS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MEK抑制剂与抗PD-L1抗体对NSCLC的MTS模型生长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共成功建立7个MTS模型,成功率63.6%。7个MTS模型MEK、MAPK和PD-L1均呈高表达水平。将7种MTS模型分为空白组、阿特珠单抗组、司美替尼组和阿特珠单抗+司美替尼联合应用组,阿特珠单抗组和司美替尼组产生中度抗增殖作用,细胞死亡中位数为30%和25%,联合应用组表现出高度抗增殖效果,细胞死亡中位数为45%。RT-PCR处理后,联合组IFN-γ、IL-12和IL-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D-L1和CTLA-4表达显著减少(P<0.05),司美替尼和阿特珠单抗组PD-L1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NSCLC的MTS模型中,双重阻断PD-L1和MEK具有优于单一抑制的疗效。
2023年07期 v.28 1046-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引用频次:0 ] - 热西旦·吐尔的;马静;贾婷婷;
目的 调查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累赘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86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评估累赘感知、预期性悲伤和自尊水平,分析累赘感知与预期性悲伤和自尊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累赘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累赘感知评分、预期性悲伤总分和自尊评分分别为(21.63±5.44)分、(48.75±4.78)分和(27.12±5.2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累赘感知评分与预期性悲伤总分正相关(r=0.512),与自尊评分负相关(r=-0.560),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预期性悲伤总分(B=0.340)、自尊评分(B=-0.307)、婚姻状况(B=1.891)、吸烟史(B=1.271)、是否有经济来源(B=1.280)、家庭月收入(B=-1.223,-1.711)和病程(B=1.242,2.117)是累赘感知评分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累赘感知处于较高水平,与预期性悲伤水平正相关,与自尊水平负相关。预期性悲伤、自尊、婚姻状况、吸烟、是否有经济来源、家庭月收入和病程均是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累赘感知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
2023年07期 v.28 1052-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1 ] - 王作培;曹磊;陆熠;丁一;
目的 探讨ARHGAP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免疫浸润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86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ARHGAP23的表达情况,分析ARHGAP2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使用TCGA等数据库和工具对ARHGAP23进行泛癌分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基因状态变化、免疫浸润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分析ARHGAP23在肺癌中的发展以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结果 ARHGAP23高表达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活率显著升高;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RHGAP2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ARHGAP23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性。ARHGAP23高表达组在肺癌的T3分期中预后更好。结论 ARHGAP23可能通过影响免疫浸润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肺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3年07期 v.28 1056-1064+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引用频次:0 ] - 邓科兰;刘桂霞;
目的 探究miR-526b-3p调控滋养素相关蛋白(TROAP)基因介导Wn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测定人肺泡上皮细胞及NSCLC细胞系A549、HCC827、NCI-H1299中miR-526b-3p及TROAP、Wnt基因的表达水平。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526b-3p mimic组、miR-526b-3p mimic阴性对照组、miR-526b-3p mimic+TROAP过表达组、miR-526b-3p mimic+Wnt过表达组,分组转染后,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Vimentin)、TROAP基因、Wnt基因及miR-526b-3p表达、细胞Cyclin D1、Bax、Caspase-3、E-cadherin、Vimentin、TROAP及Wnt蛋白表达、miR-526b-3p对TROAP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526b-3p mimic组细胞呈现凋亡损伤状态,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Cyclin D1、Vimentin、TROAP、Wn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miR-526b-3p表达、Bax、Caspase-3、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26b-3p mimic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过表达TROAP或Wnt可消除miR-526b-3p mimic对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的作用。在A549细胞中miR-526b-3p可靶向下调TROAP的表达。结论 miR-526b-3p可通过靶向下调TROAP的表达而降低Wnt基因表达,进而抑制A549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减轻上皮间质转化,最终降低NSCLC增殖与侵袭迁移活性。
2023年07期 v.28 1065-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4 ] - 方园;符萌;谢旺;操乐杰;章俊强;
目的 探索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拟行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ⅡA-ⅢB期患者33例(分为观察组),以及选取同时间段行化疗新辅助的患者25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行≥2周期的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比较两组影像学疗效、手术切除率、主要病理缓解(MPR)、完全病理缓解(pCR),以及影响pCR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部分缓解(PR)率以及客观缓解率(ORR)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R率为44.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方案以及接受治疗的周期与pCR有关,病理类型、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分期等与pCR无相关性。结论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相比化疗带来了更高的pCR率,同时建议术前接受3周期的新辅助治疗。
2023年07期 v.28 1074-1077+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3 ]
- 陈宋程;卓怀蜜;周向东;李琪;
<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全球约3亿人受其影响,气流受限是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阻塞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持续气道痉挛,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窒息猝死,支气管平滑肌主动收缩所致气道阻塞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
2023年07期 v.28 1082-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引用频次:3 ] - 陆维;陈亮;姜玉新;陆志伟;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重塑,从而导致动脉管腔变窄,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最终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内皮细胞,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系统失调及血管生成受损等因素参与肺血管重塑~([1])。PAH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突变、表观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炎症等相关,目前对PAH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3年07期 v.28 1086-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3 ] - 魏红雨;刘玉琳;车小燕;杨姝晖;
<正>气道黏液高分泌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慢性化脓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儿童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1-2])。正常情况下,气道分泌的黏液有清除有害物质、维持气道湿润等功能,在氧化应激、空气污染物和感染等致病因素的刺激下,导致气道产生大量促分泌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气道黏膜下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病理性粘稠黏液,损害纤毛黏液清除功能,
2023年07期 v.28 1091-1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3 ] - 武倩男;张璐璐;邢雁青;霍如婕;田新瑞;
<正>Krüppel 样因子 4 (Kruppel-like factor 4,KLF4),也称为肠道富集的Krüppel样因子(Gut-enriched kruppel-like factor, GKLF),是最早发现的 KLF 家族成员之一。它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含锌指转录因子,可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过程~([1]),同时它是一种双功能转录因子,对于不同的靶基因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或抑制转录~([2])。
2023年07期 v.28 1095-1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引用频次:1 ] - 曾令聪;周玲;代梦;张伟;秦丽;黄毅;
<正>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已经成为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之后第三种最常见的血管死亡原因。研究显示,34%的PE患者在治疗开始或疾病开始前突然死亡,在死于PE的患者中,7%的患者在死亡前被诊断出PE,59%的患者在死亡后才被诊断为PE~([1-4])。由此可以看出PE的诊断仍是目前最大的挑战,如何早期识别急性肺栓塞,预测其可能性,
2023年07期 v.28 110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引用频次:4 ] - 万娟;姜锋;
<正>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1])。
2023年07期 v.28 1107-110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1 ] - 郭静;闫祥云;陶莲德;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1]),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社会造成一定经济负担~([2-3])。营养不良是COPD常见的肺外症状之一,国外研究显示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20%~60%~([4-5]);国内约为30%~80%~([6-7]),可见,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与COPD患者病情相关,
2023年07期 v.28 1110-1113+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