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

中文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
创刊时间:1996年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34-1230/R
国际刊号:ISSN:1009-6663
电  话:0551-65502100
核心期刊,欢迎投稿。
访问量:522059

论著

  • 血糖和血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流受限程度的影响分析

    柳星星;钱粉红;庄琼馨;张黎莎;

    目的探讨不同气流受限程度的AECOPD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特点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06月至2018年09月本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73例(其中轻中度组36例,重度、极重度组37例),及同期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组FBG较对照组升高,重度、极重度组FBG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总胆固醇(TC)较重度、极重度组和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极重度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对照组和轻中度组升高(P<0.05);重度、极重度组FBG与FEV_1%pred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和TC是AECOPD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血糖、血脂紊乱且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相关,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2019年09期 v.24 1553-1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引用频次:5 ]
  • 非手术住院肺栓塞患者Padua量表特征分析

    周冰荣;蓝歌雷;周灵;孙娴雯;丁永杰;时国朝;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Padua评分特征,完善肺栓塞临床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对每位患者进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Padua<4分为低危组,Padua≥4分为高危组。结果本研究纳入肺血栓栓塞症159人,Padua评分平均值为(3.3±2.5),56.6%的患者为低危组,43.4%的患者是高危组。Padua评分项目活动性肿瘤、肥胖、正在性激素治疗,在低危组和高危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感染/风湿疾病和年龄满70岁,在低危组/高危组比例超过0.5。结论总体上,Padua评分用于识别非手术肺血栓栓塞症高危人群的价值有限。进一步研究活动性肿瘤、肥胖、急性感染/风湿疾病、年龄满70岁与PTE的关系,对提高Padua量表的预测准确性可能有一定价值。

    2019年09期 v.24 1557-1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引用频次:8 ]
  • 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40岁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罗倩;王晓园;张海涛;陈艺慧;向赟;马媛;闵丽;黄玉蓉;

    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乌鲁木齐市区及农村分别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对其常驻40岁以上居民1120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完善肺功能检测,整理资料,对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总体患病率为9.86%,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7.741,P<0.0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χ~2=12.629,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龄、家族肺病史、幼年肺病史、厨房无排风装置、低体重和有职业粉尘暴露。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40岁以上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高度引起重视。

    2019年09期 v.24 1562-1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引用频次:16 ]
  • 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3水平与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张琼琼;田新瑞;霍如婕;刘岱;熊鑫荣;

    目的探讨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VitD3)水平与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集空腹血标本,实验组于入院后次日晨采集,离心并收集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1,25-(OH)2-VitD3水平。入院当天对实验组各研究对象进行ACT量表评分并当场收回,同时收集其入院时肺功能并记录FEV_1、FEV_1%预、FEV_1%FVC值。结果实验组血清1,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1,25-(OH)2-VitD3水平与其ACT量表评分、肺功能(FEV_1、FEV_1%预、FEV_1%FVC)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1,25-(OH)2-VitD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1,25-(OH)2-VitD3水平越低,绝经期哮喘急性发作程度越重,肺功能越差。

    2019年09期 v.24 1567-1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引用频次:3 ]
  • 低剂量薄层MSCT与直接HRCT在间质性肺疾病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杨帆;肖正远;温晓玲;

    目的对比研究低剂量薄层MSCT与直接HRCT在间质性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医院诊治的10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分别行胸部直接HRCT检查和低剂量薄层MS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间的差异,及两种检查方法在观察间质性肺疾病CT征象方面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低剂量薄层MSCT组的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显著低于直接HRCT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薄层MSCT下双肺内磨玻璃样密度影、蜂窝状影、肺大泡、肺实变、小结节及含气囊腔等CT征象与直接HRCT基本一致;对于微小结节、线样影像征象,如:胸膜下弧线影、网格状影、牵张性毛细支气管扩张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低剂量薄层MSCT图像显示清晰度略低于直接HRCT,但不影响诊断。结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低剂量薄层MSCT检查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可基本取代直接HRCT作为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

    2019年09期 v.24 1571-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引用频次:8 ]
  • 医联体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分级管理和效果评价

    章敬玉;沈礼娟;陈勇;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分级管理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延伸管理模式,提供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氧疗指导和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若病情加重则及时上转。研究组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专科-全科联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组建慢病管理团队、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及分级管理等。比较分析两组肺功能改善、自我管理效能及病情的控制情况。结果管理6个月后,研究组CAT评分、FEV_1%pred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管理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管理6个月后,两组CSES量表的安全行为、环境与温度、体力活动、情感波动及呼吸困难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升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COPD分级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医院-社区的无缝对接,对病情和临床症状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9年09期 v.24 1574-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引用频次:18 ]
  • 高通量检测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对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可行性研究

    方桂桔;张灿辉;刘志新;吴廷文;

    目的探讨高通量检测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疑似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合格痰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均同时进行病原学临床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并对高通量测序的结果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然后对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慢阻肺合并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相应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对临床检验及高通量检测基因芯片测序技术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测对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诊断效能:灵敏度=81.52%,特异度=63.89%,准确度=76.56%,阳性预测值=85.23%,阴性预测值=57.50%。高通量检测基因芯片测序对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诊断效能:灵敏度=91.43%,特异度=82.61%,准确度=89.84%,阳性预测值=96.00%,阴性预测值=82.61%。高通量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效能指标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测(P<0.05)。高通量病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检验(P<0.05),在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腺病毒方面高通量病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检验(P<0.05)。结论高通量检测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对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效能指标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测,该方法操作方便、诊断价值较高。

    2019年09期 v.24 1578-1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引用频次:7 ]
  • 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激素治疗时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侗曾;牟丹蕾;段忠辉;蔡妙甜;梁连春;

    目的观察临床实践中艾滋病合并中重度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激素应用情况,分析影响激素治疗时长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病房在2010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中重度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重度感染患者,根据患者激素用药时长,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共入选179例患者,激素使用中位时间为19天(IQR 18~22天),对于中度感染患者,激素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8天(IQR 9~21天);重度感染者激素中位使用时间为23天(IQR 21~25天),其中73.2%(52/71)患者激素治疗时间大于21天,治疗时间>21天患者的P(A-a)O_2、LD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时间<21天患者(P<0.001和P=0.040),且其CD4~+计数(个/μL)相对偏低(P=0.007)。结论艾滋病合并中重度PCP感染患者的激素使用应当个体化,对于重度感染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激素治疗时间。影响激素治疗时长可能的因素包括P(A-a)O_2、血清CD4水平和CD~+_4计数等。

    2019年09期 v.24 1582-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引用频次:3 ]
  • 靶控输注联合声门上喷射通气在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李淑蓉;林春兰;吴清华;喻耀华;

    目的评价声门上喷射通气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声门上喷射通气组(J组)和适度镇静鼻导管给氧组(N组)。观察两组患者HR、MAP、SpO_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PaO_2和PaCO_2值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镜检持续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静脉用药后,HR、MAP和BIS均降低(P<0.05),N组SpO_2降低(P<0.05)。与N组比较, MAP、HR J组更平稳(P<0.05);N组平均SpO_2和最低SpO_2均低于J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于J组(P<0.05); PaO_2和PaCO_2 J组均增高(P<0.05),N组PaO_2下降,PaCO_2增高大于J组(P<0.05);镜检时间、苏醒时间、咳嗽评分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J组均减少(P<0.05);一次检查成功率、患者及检查者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声门上喷射通气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可为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充分的氧供及良好的镜检空间,且并发症少。

    2019年09期 v.24 1586-1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引用频次:17 ]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洪峰;周大勇;马娣;李魏;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一2018年12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6例,记录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常规、生化、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纳入研究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与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相关评分等资料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结果相对于存活组,死亡组的NLR、RDW、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及RDW是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能有效预判患者预后转归。结论 NLR、RDW可以作为判断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指标。

    2019年09期 v.24 1592-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引用频次:19 ]
  • 探讨大样本呼吸道感染并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婴幼儿的病原学分析

    王若静;李杰;张传玲;刘雯;

    目的观察呼吸道感染并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婴幼儿的病毒病原学特征,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918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按临床诊断血小板计数是否异常升高分为血小板升高组(简称:血高组,共386例)和血小板计数正常组(简称:血正组,共532例),采用RT-PCR检测法对鼻咽分泌物进行14种常规病毒病原检测。结果血高组和血正组婴幼儿均以HRV检出率最高(44.30%和42.48%),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高组PIV3检出率(29.27%)显著高于血正组(19.92%),而血高组IFVB检出率(4.15%)显著低于血正组(14.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高组共315例(81.61%)检测出病毒病原,血正组共430例(80.83%)检测出病毒病原,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高组和血正组婴幼儿的病毒病原检出率,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X~2=36.253,P<0.05),血高组月龄小于12月婴幼儿的检出占比高达51.43%。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较为常见,PIV3感染可能是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月龄小于12月的呼吸道感染更易出现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必须给予PIV3感染及月龄小于12月婴幼儿临床关注。

    2019年09期 v.24 1595-1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引用频次:1 ]
  •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动态监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评估及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范爱红;代育中;

    目的分析并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质动态监测对儿童重症肺炎(SP)病情评估及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判的效能。方法入选42例细菌性SP并发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5例未并发ARDS的SP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1d、治疗后2d、3d、5d PCT、CRP、TNF-α、IL-6、病情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判断上述炎性因子对病情评估的价值;将治疗3d后PCT、CRP、TNF-α、IL-6与ApacheⅡ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炎性因子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对照组患儿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逐步下降;ARDS组患儿TNF-α、IL-6数值亦逐步下降,但PCT、CRP、ApacheⅡ评分逐步上升。治疗2d、3d、5d ARDS组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PCT(r=9.072)、CRP(r=0.629)、TNF-α(r=0.406)、IL-6(r=0.577)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依次为PCT(0.983)>ApacheⅡ评分(0.965)>CRP(0.941)>IL-6(0.893)>SP患儿TNF-α(0.757)。结论动态监测PCT、CRP、TNF-α、IL-6水平,尤其是PCT、CRP的变化,能较好地预测SP患儿的病情进展及ARDS的发生;PCT、CRP对细菌性感染预后的研判价值更高,体内水平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结局不良。

    2019年09期 v.24 1600-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引用频次:45 ]
  • 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陈丹;孙晓敏;任彦红;张广超;郭青;赵红丽;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5月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且入院时MP-SAT阳性的患儿104例,行阿奇霉素治疗,动态监测MP-SAT。比较:1.MP-SAT转阴前后临床征象及炎症指标的恢复情况;2.不同MP-SAT转阴时间患儿的临床征象恢复情况及入院时的炎症指标;3.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治愈时间。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MP-SAT的阳性率逐渐减低; MP-SAT转阴后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WBC、CRP、LDH、IL-6较MP-SAT转阴前明显改善(P均<0.05);MP-SAT转阴时间与患儿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477、0.568、0.515);MP-SAT转阴时间越长,患儿入院时的WBC、CRP、LDH、IL-6的值越高(P均<0.05);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痊愈时间呈正相关(r=0.699,P=0.028)。结论 MP-SAT与肺炎支原体临床征象及炎症指标的恢复情况相关性好,可作为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及辅助判愈的指标,帮助临床准确判断患者发病状态和确定方案,减少过度治疗引起的抗生素滥用。

    2019年09期 v.24 1606-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引用频次:7 ]
  • HIV抗体阴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25例临床分析

    谢周华;梁联哨;李志峰;林艳荣;

    目的总结非HIV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25例HIV抗体阴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发病年龄跨度大,1岁9月~78岁;多为体力劳动者;临床症状以呼吸系统、皮肤、淋巴结肿大为主,15例有误诊史(60%);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血沉升高分别占60%(15/25)、64%(16/25)、100%(25/25),血红蛋白降低80%(20/25);所有患者影像学均存在异常表现,病变广泛而多样,但无特征性;7例行纤支镜检查,其中2例镜下发现异常,分别为数个息肉样病变及气管内肿物,2例行胸腔镜检查,镜下分别表现为多发粟粒样凸起、胸膜粘连带和多个白色小结节凸起; 19例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6例死亡。结论 HIV抗体阴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无特异性临床特征,易误诊,抗真菌治疗可能与预后相关。

    2019年09期 v.24 1610-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引用频次:14 ]
  •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

    王建;丁圣刚;侯舒;王亚亭;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2例RMPP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按照年龄分组,分为1岁以下组(19例)、1~5岁组(36例)和5岁以上组(37例)。分析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结果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结果相比于1~5岁组和5岁以上组,1岁以下组患儿更多的表现为喘息及气促、三凹征。胸痛、皮疹及肺部细湿啰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组和5岁以上组N%、CRP均高于1岁以下组,5岁以上组PCT高于1岁以下组和1~5岁组,三组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以上组胸部影像学上表现为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肺不张均多于1岁以下组,1岁以下组则更多的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表现及合并胸腔积液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以上组纤维支气管镜下粘液栓表现多于1岁以下组和1~5岁组。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SMPP患儿在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均存在一定差异。

    2019年09期 v.24 1614-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引用频次:20 ]
  • 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27例治疗分析

    高永平;周云芝;张楠;高鸿;王书方;李小丽;秦芳;刘建坤;王洪武;

    目的分析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女性15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2岁(14~65岁),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23例(85.2%),病程1个月~15年。11例管腔狭窄明显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置入气道内支架,1例支架置入失败,置入术后第2日气促评分1.1±0.3,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放置支架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肉芽增生、气道再狭窄及呼吸道感染。3例行气管切开术,3例行气管切开及支架置入术。13例管腔狭窄轻者及1例支架置入失败者给予保守治疗,均病情稳定出院,出院时气促评分1.3±0.2,较治疗前缓解(P<0.05)。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时,首选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评估管腔狭窄程度,管腔狭窄程度严重者可选择介入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但并发症较多。

    2019年09期 v.24 1618-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引用频次:3 ]
  • 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探讨

    乔廉洁;薄建萍;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可疑哮喘患者164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依据激发试验结果分为AHR阴性组(n=34)、轻度组(n=53)、中度组(n=43)及重度组(n=34),收集临床资料,检测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水平,分析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在预测气道反应性中的价值。结果 (1)基础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数值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以基础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873、0.833、0.879,均大于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且对气道反应程度较低或无反应状态的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19年09期 v.24 1622-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引用频次:40 ]
  • 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在小儿胸腔镜中的应用

    吕凯敏;冯继峰;吕锋;

    目的探究支气管阻塞器(BB)行单肺通气(OLV)在小儿胸腔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支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阻塞器,观察两组患儿通气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气道压均从T1开始升高,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各时点升高更为明显;观察组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肺萎陷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定位时间上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基于其创伤小,行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能够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肺萎陷及充分通气,有助于提升手术安全性。

    2019年09期 v.24 1626-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引用频次:8 ]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应用价值

    沈亚伟;唐宝龙;常静静;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及其变化值,应用于早期评估机械通气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I型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并成功脱机的患者,记录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6小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机械通气时间。计算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变化值,比较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变化。并按机械通气平均时间划分为小于平均时间组A组和大于平均时间组B组,进一步比较组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差异。结果 38例患者机械通气6小时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心率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机械通气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小时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变化值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机械通气时间。

    2019年09期 v.24 1629-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引用频次:12 ]
  • IgG4相关性疾病9例临床特征分析

    闫小京;张庆;

    目的总结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特点,分析其各项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与病理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9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1.25∶1。年龄35~68岁,平均54.89±10.03岁。其临床表现各异,可累及胰腺、胆囊、肺、肾、淋巴结、颌下腺、泪腺、关节、皮肤等多种组织器官。血清学表现为IgG4的升高及补体水平的降低,影像学表现为受累器官的肿大或占位。病理学表现为组织器官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IgG4及浆细胞增多。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较好。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多种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各异,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激素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诊断

    2019年09期 v.24 1633-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引用频次:3 ]
  • 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龙发;付鹏;黄文婷;龙亮;甘景帆;董洪波;

    目的分析讨论对重症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热成形术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重症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热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ACT)评分、嗜酸粒细胞、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ACT评分为(8.14±2.03)分,治疗后,ACT评分为(19.65±2.73)分,治疗后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75,P<0.05)。治疗后嗜酸粒细胞和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L-5和IL-1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显效患者5例,有效患者11例,无效患者1例,总有效率为94.12%(16/17)。结论对重症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热成形术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症状,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2019年09期 v.24 1637-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引用频次:4 ]
  • 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稳定期肺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姬莉;张滢滢;毛山;佟斌;马铁莉;孙迪;邵宏涛;

    目的探讨利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康复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呼吸科医联体社区病房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训练器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器组利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1年。两组分别于第3月、6月、1年测定BODE指标(FEV_1%预计值;6MWT;mMRC;BMI)、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结果训练器组28人、对照组27人最终完成实验。训练器组和对照组FEV_1%预计值均随时间持续改善,两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月、6月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875,0.172),12月时训练器组FEV_1%预计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两组内各时间点与实验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GOLD肺功能分级,1年后训练器组4级患者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297);mMRC两组均随时间降低,虽然总体比较无差异(P=0.609),但12月时组间比较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与观察前相比,训练器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组内比较在12月时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CAT评分、BODE评分出现随时间的下降趋势,组间及时间点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在社区医院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9年09期 v.24 1640-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引用频次:46 ]
  •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及有关因素分析

    潘静;卢进昌;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35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肺功能检查,根据是否合并支扩,将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n=217)和合并支扩组(n=13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血清学结果、微生物组成、肺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另外观察合并支扩组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OPD合并支扩的相关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合并支扩组患者的吸烟史、肺结核病史比例高于单纯COPD组患者,另外平均病程也较单纯COPD患者延长(P<0.05)。2、血清学检查:合并支扩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N%、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值高于单纯COPD组患者(P<0.05)。3、痰培养结果:合并支扩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比例高于单纯COPD组患者(P<0.05)。4、肺功能指标:合并支扩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FEV_1%pred均值低于单纯COPD组患者(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OR:2.023,95%CI:1.145~3.566)、肺结核病史(OR:2.815,95%CI:1.731~4.526)、FIB(OR:1.693,95%CI:1.458~1.928)以及痰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OR:2.985,95%CI:1.756~5.832)与COPD合并支扩呈正相关(P<0.05),而FEV_1%pred与COPD合并支扩呈负相关(OR:0.824,95%CI:0.697~0.935)(P<0.05),其余各项资料与COPD合并支扩的发生未见相关性(P>0.05)。6、HRCT:135例COPD合并支扩组患者以柱状和囊柱状支扩为主,主要分布于肺下叶,病灶多为双侧。结论 COPD合并支扩致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吸烟史、肺结核病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COPD合并支扩的危险因素。

    2019年09期 v.24 1645-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引用频次:15 ]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CCL2表达及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关系

    董欢;王瑞平;侯博;王宝坤;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初次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72例患儿(哮喘组)及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CL2水平,流式细胞术法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分布,分析哮喘患儿CCL2水平与M1型/M2型巨噬细胞数目及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血清中CC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M1型、M2型巨噬细胞均显著增多(P<0.05),但M2型巨噬细胞数目增多的更为明显,哮喘组M1/M2比例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CCL2与M2型巨噬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1,P<0.05),与M1型巨噬细胞数目无相关关系(r=0.258,P=0.167);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M1型/M2型巨噬细胞相关iNOS、IL-1b、Arg1、FIZZI、IL-4、IL-13表达均升高(P<0.05),其中M2型巨噬细胞相关Arg1、FIZZI、IL-4、IL-13升高更为明显;哮喘组CCL2与Arg1、FIZZI分别呈弱相关关系(r=0.509、0.476,P<0.05),与IL-4、IL-13分别呈中等正相关关系(r=0.707、0.769,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CCL2表达升高,可能通过促进IL-4、IL-13分泌,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参与哮喘病情进展。

    2019年09期 v.24 1651-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引用频次:6 ]
  • 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帆;刘燕;

    目的探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咳嗽变异哮喘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选择原发病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维生素D3口服,每天800IU/d,疗程3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IgG、IgA、IgM、TNF-α、IL-6、IL-8、FEV_1%、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FEV_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D3组TNF-α、IL-6、IL-8水平及FE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维生素D3辅助治疗能减低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并改善肺功能。

    2019年09期 v.24 1656-1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引用频次:10 ]
  • 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在诊断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时的效能分析

    殷晓云;朱晓燕;朱捷;陈慧;赵静;张晓龙;胥萍;

    目的探讨分析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门诊住院结核病病例240例,按WS196-2017标准分肺外结核组74例与肺结核组166例,非结核肺部疾病95例。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蛋白芯片(16KD、38KD、LAM抗体)检测,结核抗体(IgG、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效能。结果 IGRAs检测在结核病组与其他肺部疾病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8%,38.9%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5.648,P<0.001)。38KD和LAM检测在结核病中阳性率均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44和24.404,P<0.001);在肺外结核组的阳性率均高于肺结核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7.79和5.55,P<0.05),而IGRAs、16KD、IgG和IgM检测的阳性率在肺结核组与肺外结核组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IGRAs检测在肺结核组与肺外结核组中的灵敏度(89.16%、93.24%)、准确性(50.21%、54.3%)均明显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其在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中的AUC(0.751和0.771)均为最大。6KD、38KD、LAM、IgG、IgM这五种检测方法在肺结核中的特异度(97.89%、85.26%、85.26%、83.16%、64.21%、98.95%)均高于IGRAS检测的特异度(61.05%),而其灵敏度、准确性均远低于IGRAs检测。16KD、38KD、LAM、IgG检测在肺结核中的灵敏度(3.01%、36.14%、40.36%、50.00%)和准确性(0.90%、21.4%、23.52%、14.21%)均低于在肺外结核中的灵敏度(5.41%、55.41%、56.76%、52.70%)和准确性(3.30%、40.64%、39.92%、16.91%),其中38KD与LAM检测在肺外结核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其在肺结核中的灵敏度。在肺结核中16KD的准确性(0.90%)与AUC(0.505)均最小,诊断效能较低;在肺外结核中IgM的准确性(1.65%)与AUC(0.508)均最小,诊断效能较低。几种联合检测中,IGRAs+38KD+LAM+IgG+IgM组合在肺结核中的灵敏度(96.4%)、特异度(64.2%)、准确性(60.60%)、AUC(0.769)均高于其他检测与检测组合。IGRAs+16KD+38KD+LAM+IgG组合在肺外结核中的灵敏度(96.9%)、特异度(60.2%)、准确性(57.1%)、AUC(0.783)均高于其他检测与检测组。结论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其效能是存在差异的,联合应用IGRAS检测、蛋白芯片检测、结核抗体检测可有效的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可将IGRAS+38KD+LAM+IgG+IgM作为优选组合;对于肺外结核的诊断,可将IGRAS+16KD+38KD+LAM+IgG作为优选组合。

    2019年09期 v.24 1660-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引用频次:10 ]
  • 肺结核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非计划开胸手术原因初步分析

    丁超;韦林;刘玉钢;谷振宁;朱昌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结核术中非计划中转开胸的原因,分析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因肺结核进行肺叶切除手术的113例患者资料,年龄(39.55±14.20)岁。胸腔镜组49例,开胸组64例。其中开胸组再分为胸腔镜中转开胸组14例,计划开胸组50例。记录中转开胸组中转原因;对比胸腔镜组与开胸组之间,计划开胸组与胸腔镜中转开胸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率22.2%(14/63),其中主动中转的比率71.4%(10/14);不可控紧急开胸7.1%(1/14);意外发生控制性开胸21.4%(3/14)。中转开胸原因:血管损伤因素21.4%(3/14);解剖因素42.9%(6/14);淋巴结因素28.6%(4/14);技术因素7.1%(1/14)。胸腔镜组与开胸组对比:在手术时间(207.14±65.56 VS 265.63±93.99min,t=3.717,P<0.001),术中出血量(400(100,1600)VS 800(200,3400)mL,Z=-4.908,P<0.001),术后引流量(800(125,2175)VS 1227.5(410,3250)mL,Z=-3.955,P<0.001),术后拔管时间(5(2,19)VS 7(2,26)d,Z=-3.662,P<0.001),术后住院时间(13.08±4.39 VS 19.13±7.72d,t=5.252,P<0.001),胸腔镜组要优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 VS 16,χ~2=0.099,P=0.7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计划开胸组与胸腔镜中转开胸组对比:在手术时间(253.80±89.14 VS 307.86±101.99min,t=1.944,P=0.056),术中出血量(400(100,1600)VS 875(500,3300)mL,Z=-1.916,P=0.055),术后引流量(800(125,2175)VS 1077.5(670,1980)mL,Z=-0.365,P=0.715),术后拔管时间(5(2,19)VS 6(3,22)d,Z=-1.023,P=0.306),术后住院时间(13.08±4.39VS15.86±5.19d,t=0.175,P=0.073),术后并发症(11 VS 4,χ~2=0.122,P=0.486)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可明显受益。肺门淋巴结粘连及胸腔粘连解剖困难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结核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虽然手术中中转开胸的比例较高,但相比计划开胸手术,中转开胸并没有增加围手术期的风险。

    2019年09期 v.24 1665-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引用频次:6 ]
  • 黏结合蛋白多糖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张裘;万涛;王钢胜;

    目的探讨黏结合蛋白多糖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中Syndecan-1蛋白表达,所有患者随访截止日期2018年2月28日,生存分析采用K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68%,低于癌旁组织的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6,P=0.000);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在TNM分期Ⅲ期-Ⅳ期、低分化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呈低表达(P<0.05);K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yndecan-1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73.33%,平均生存时间(55.80±2.06)个月,而阴性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40.00%,平均生存时间(34.56±2.60)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1,P=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yndecan-1蛋白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HR=0.267,P<0.05)。结论 Syndecan-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参与了肿瘤恶性化进程,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2019年09期 v.24 1671-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引用频次:1 ]
  • 非小细胞肺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特点和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李高;何妍;蔡仁中;廖绪强;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一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NSCLC患者185例,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腹部彩色超声波、胸部增强CT、头颅磁共振成像及骨扫描等检测,无转移且未进行辅助治疗;依据患者有无发生隆突淋巴结转移分成隆突淋巴结未转移组(133例)与隆突淋巴结转移组(52例),对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病理特征、病理类型及肿瘤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隆突下有无淋巴结转移在不同病理类型和肿瘤位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中患者鳞癌出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概率最高,肿瘤位置中,右肺下叶出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概率最高。不同病理分期和不同肿瘤位置,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T分期进展,各个位置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概率逐渐升高;患者肺中下叶出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高于肺上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隆突下有无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类型和肿瘤位置具有密切相关性,鳞癌、右肺下叶出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概率最高,并随着患者病情T分期进展,转移概率会逐渐升高,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2019年09期 v.24 1675-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引用频次:7 ]
  • miR-144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临床预后研究

    张吉炯;

    目的分析miR-144的表达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早期NSCLC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采用荧光定量法分析miR-144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miR-144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miR-144对NSCLC不良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41例病人的随访资料,66例低表达,75例高表达。miR-144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比例为65.6%,低表达组为34.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提示miR-144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不相关(P>0.05);Cox回归显示miR-144高表达是NSCLC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3.82,95%CI:2.12~6.89),并显示吸烟和淋巴结转移也是NSCLC不良预后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miR-144高表达是早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可能作为将来治疗的新的靶点。

    2019年09期 v.24 1679-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引用频次:2 ]
  • EGFR突变晚期NSCLC再活检预测T790M的临床特征分析

    夏大庆;操乐杰;夏淮玲;纪子梅;胡娜娜;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与T790M突变频率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第3代EGFR-TKI治疗前更有效的检测到T790M突变,重点关注能够改变再活检策略的临床因素,提高T790M突变检测频率。方法采用AMRS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再活检标本行EGFR突变检测,尤其关注继发T790M突变。结果入选符合条件的108例患者中,共检测出T790M突变46例,突变率为42.5%。其中按照口服TKI持续时间分类,口服TKI小于12月,介于12月与24月之间和大于24月的T790M突变率分别为22.7%(10/44),52.0%(26/50),71.4%(10/1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代TKI治疗大于12个月可能是T790M突变阳性的预测标志。

    2019年09期 v.24 1683-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引用频次:8 ]
  • CPNE 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唐海成;刘顺林;姜永前;宋曙;柏宏坚;

    目的探讨CPNE 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PNE 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PNE 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CPNE 1蛋白在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76.2%)高于腺癌(72.4%);CPNE 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CPNE 1蛋白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2019年09期 v.24 1688-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引用频次:1 ]
  • 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促进肺鳞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何大保;聂群;李宁;刘晓洪;张勇刚;

    目的探讨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对肺鳞癌细胞SK-MES-1、NCI-H520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对SK-MES-1、NCI-H520细胞DcR3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MTT法检测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FAS的表达变化。结果 SK-MES-1细胞DcR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134±0.115),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与细胞共孵育后DcR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97±0.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26,P<0.001);NCI-H520细胞DcR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036±0.078),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与细胞共孵育后DcR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19±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93,P<0.001)。经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处理的G_0/G_1、S期SK-MES-1、NCI-H520细胞与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_0/G_1期细胞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P<0.05),S期细胞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P<0.05)。SK-MES-1、NCI-H520细胞经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处理后FAS蛋白表达量降低,且随着靶向细胞表面DcR3适配体浓度的加大而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8.024、12.419,<0.001)。结论 DcR3可能参与肺鳞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2019年09期 v.24 1692-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引用频次:1 ]
  • 台签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孙霞;朱伯金;

    目的探究台签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肺癌手术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采用台签式健康教育的肺癌手术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前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创伤后成长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应对问题、达成结果、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寻求支持、乐观、面对、情感宣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姑息、依靠自我、逃避、宿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他人关系、个人力量、精神变化、生活欣赏、新的可能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台签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并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09期 v.24 1696-1699+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引用频次:8 ]
  • 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Foley导管与28F胸腔引流管的疗效比较

    黄志刚;

    目的探讨Foley导管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组120例VATS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60例术中置入Foley导管组、和60例术中置入28F导管组。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拔管相关并发症为次要评价指标,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Foley导管组的术后0~12h、24~28h和术后总引流量显著低于28F导管组,分别为(182.1±43.2 vs 204.2±55.1)mL、(371.1±114.2 vs 484.2±129.2)mL和(647.5±232.1 vs 761.4±328.7)m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28F导管组相比,Foley导管组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3.8±1.9天vs 5.2±2.5天,P<0.05)。Foley导管组患者VATS术后6h、24h、48h和引流管拔除0h、6h、24h和48h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低于28F导管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Foley导管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28F导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28F导管相比,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VATS肺叶切除术后使用Foley导管能够有效减轻NSCLC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并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

    2019年09期 v.24 1700-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引用频次:9 ]

短篇论著

  • 24小时食管pH检测对慢性咳嗽诊治的临床价值

    李远鹏;李天林;陈亮;

    目的研究24h食管pH检测对慢性咳嗽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0.01至2018.08.31在我科诊断为慢性咳嗽患者104例,有反酸、烧心、打嗝、腹胀症状的为实验组;单纯慢性咳嗽无反酸、烧心、打嗝、腹胀的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行24h食管pH检测,对食管pH检测结果符合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诊断的患者给予联合制酸、促胃动力治疗,统计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治疗前后咳嗽评分的变化及有效率;分析24h食管pH检测对慢性咳嗽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实验组共79例患者,其中有55例24h食管pH检测结果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24例检测结果提示阴性;对照组共25例,其中14例检测结果阳性,符合胃食管反流病,11例检测结果提示阴性;根据食管pH检测结果判断69例患者符合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评分改善(4.13±0.61 vs 2.08±0.29,P<0.05),有效率为(61/69)88.4%。计算24h食管pH检测对诊断慢性咳嗽的敏感度为79.7%、特异度31.4%、阳性预测值69.6%、阴性预测值44.0%。结论对于临床有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慢性咳嗽患者检查食管pH检测阳性率高,对于无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仍不能完全除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可能。

    2019年09期 v.24 1705-1706+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引用频次:6 ]
  •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王波;尚利宏;周栓;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组,HHFNC组采用HHFNC呼吸支持,NCPAP组采用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呼吸暂停早产儿80例,其中NCPAP组40例,HHFNC组40例。两组患儿在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性别、合并窒息和RDS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方面,和NCPAP组比较,HHFNC组无创通气时间(5.2±2.6)d比(5.3±2.3)d、总用氧时间(7.0±2.1)d比(7.2±1.9)d、住院时间(15.6±5.1)d比(16.7±4.6)d、及需有创通气者(12.5%比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HHFNC组鼻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组(2.5%比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气漏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支持方式,效果良好,且患儿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可作为NCPAP的有效替代模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9年09期 v.24 1711-1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引用频次:13 ]

综述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心律失常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胡俊;殷梅;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部分或完全性的上呼吸道阻塞,从而导致间断性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常伴有间歇性低氧血症、夜间觉醒、白天嗜睡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SAHS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约为 3~7%,女性患病率为2~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升高。在30~49岁的人群中,10

    2019年09期 v.24 1714-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引用频次:9 ]
  • 胸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周凡;张景熙;白冲;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到13.7%,且死亡率不断上升,日益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沉重负担。目前慢阻肺诊断、严重程度分级、患者分组、预后判断及各种治疗后效果的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于症状、病史等临床特征及肺功能(PFT)指标,胸部影像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较少。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thoracic computed tomograph

    2019年09期 v.24 1719-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引用频次:15 ]
  • 肺泡巨噬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致病机制中研究进展

    任婷婷;金寿德;李知衡;强丽霞;王冉;杨珊珊;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随着香烟烟雾或环境污染、有害气体及颗粒暴露于空气中,导致COP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年龄增长及病情进展,易反复出现急性加重或进展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出现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痰液分泌增加,阻塞气道,其死亡率也逐年增高,而且疾病的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住院率及平均

    2019年09期 v.24 1724-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引用频次:18 ]
  • 肺部疾病中氢分子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靖;赵卉;郝立姣;张志华;王润钰;赵一茹;

    <正>呼吸系统是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呼吸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而肺脏作为最重要的器官,极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烟尘、废气及化学燃料等的攻击,造成肺部损伤,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Ohsawa [1]等研究者首次发现,氢气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后掀起了氢分子医学研究热潮,大量试验相继开展。目前研究发现,氢分子对包含糖尿病、胰腺炎、肝癌及急性脑干梗死在内的多种疾病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5]。近年来,

    2019年09期 v.24 1728-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引用频次:2 ]
  • 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EBUS-TBNA的研究进展

    石磊;万毅新;

    <正>近年来内镜超声成像诊断及其治疗技术是内镜领域最大进展之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已成为用于组织表征的先进诊断技术,该方法通过表征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在受压或振动时的硬度差异来揭示组织的物理性质[1]。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lastography,EBUS-E)是一种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guided transbronchial

    2019年09期 v.24 1732-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引用频次:2 ]

误诊分析

  • 误诊肺纤毛粘液结节性乳头状瘤1例分析

    杨紫翼;李晓明;邱超;刘春丽;

    <正>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 CMPT)在国内外均罕见,本文通过1 例被误诊为腺癌的CMPT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其流行病学、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特点与腺癌的鉴别等方面介绍该疾病。临床病例患者男性,61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5天"于2018年10月30日入我院(曲靖市中医医院)就诊。患者有30余年的抽烟史,24支/日,直至此次入院前半年才戒烟。工

    2019年09期 v.24 1736-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引用频次:0 ]

病例报告

  • 儿童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王文淼;马宁;宁君;

    <正>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又称内脏反位-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综合征,以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内脏转位为主要特征[1]。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2]。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的价值。临床病

    2019年09期 v.24 1738-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引用频次:3 ]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

    王祝君;虞涛;杨芳;

    <正>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极少数发生于男性[1],以慢性进展的双肺弥漫性薄壁囊性病变为特征,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气胸和乳糜胸,可合并肾血管肌脂瘤等肺外表现[2]。由于该病罕见,临床医师对其可能认识不足,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PLAM进行分析报道同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临床病例患者女性,年龄30岁,已婚已育。2018年8月29日因反复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半年入院。201

    2019年09期 v.24 1741-1742+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引用频次:1 ]
  •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胡军峰;杜青;韩锋;刘雪茹;李颖;陆小霞;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儿童时期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在流行期,有10%~40% 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由MP感染所引起[1]。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是指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7 天以上,患儿仍有发热等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

    2019年09期 v.24 1743-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引用频次:10 ]

  • 欢迎订阅2020年《临床肺科杂志》

    <正>本刊为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部核心期刊,全年12册,编辑部优惠作者与读者,优惠价:每册12元,全年144元,邮购请汇款到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72号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区3号楼三楼《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邮编:230022。电话:0551-65502100

    2019年09期 v.24 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